阅读历史 |

第26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太棒了!

梁导小声指示副导,安排下去,这一组连续镜头在屏幕上可能也就几十秒的功夫,拍起来少说也要一周。

副导点点头,问:“今晚让陆哥拍多久?陆哥今天刚来,都没休息就上场了。不好让陆哥太辛苦吧。”

梁导:“拍完这一镜就收工。”

陆北旌在演戏的时候不觉得累,他在路上累,跟别人应酬时会累,独处一人时也会累,但唯独演戏时不会累,演戏于他而言反而是放松,在这里就像是回到了家。

他是天生的戏精——不是贬意。他在北影上学时也被老师推荐过去一些剧组试过镜,但那种要应酬的气氛让他非常疲惫,他就觉得自己不适合走娱乐圈,毕业就考进央视捧铁饭碗去了。

可金子在哪里都要发光的。他的外形好,又是自家人,央视每年有任务要拍片子,不管是任务剧还是纪录片还是宣传片,都需要人手,他长得这么好看,天生就是演员的料,他的领导收下他就把他报上去了,刚好有个任务剧要选一个青年演员担纲主演,本来是打算在各个军艺团选人,就把他给插进去了,结果一炮而红。

陆北旌一炮而红之后还是很乖,没想着出去走穴啊赚钱啊签公司啊代言啊,仍是老老实实的在央视拿工资。央视最喜欢这种乖孩子了,人品好性格好脾气好,连着几部央视大剧都让他当主角,他也都好好的完成了任务,没剧拍时不是回学校继续精进演技就是回央视,一点都不往外跑,没外心。

人踏实,又爱学习,还不找事。央视藏不住他了,外面的大导开始向他伸出橄榄枝。

央视就只能放人了,不然他拍不了外面的戏。陆北旌开始是单干,接一部导演的戏就老老实实的拍,拍完就回家,导演们其实也爱这种不找事的好演员,有演技又好用。大导之间交流演员,都爱用年轻的,都喜欢演技好的,他就一部接一部的拍,外人看资源逆天,其实他当时就是一个刚出道的青年演员。

又称:物美价廉。

后来他名声越来越大,对大导们来说就不友好了,以前的钱请不到他了,他愿意降薪请来了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想怎么拍就怎么拍,同剧的演员名声不如他大的,要是戏份压过他,他自己没意见,观众会有意见的,大家一看到他的脸就默认他是主角,他肯定是戏点,最高光的角色肯定是他的,这是一个思维惯性。一旦电影不这么拍了,观众就会开始骂了,骂他,骂电影,骂导演,骂同组的演员。

观众把他捧上神坛的时候,导演们已经开始嫌他不好用了。

陆北旌自己组公司的时候其实就是陷入了一个看似很红火,实则开始走下坡路的尴尬局面。烈火烹油,鲜花着锦,万丈高楼平地起,下一步就是楼塌了。

陆北旌不愿意从此沉寂下去,他开始自救。

他这些年没有白白辛苦,三金影帝和他的国民度让投资人不会轻易放弃他。

他终于还是一脚踏进了娱乐圈这个泥潭,四下无援,只能自己摸索着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往里淌。

有时陆北旌也会反思,自己是不是哪一步没走对?后面会不会变得不顺利?

也会后悔。或许不该自己开公司,自己搞本子投资电影,千倍百倍的辛苦就为了能继续站在摄像头前演戏。

但当他站在镜头前,此时此刻,他就一点都不后悔了。

他天生知道怎么演戏,怎么在镜头前表现自己,怎么让导演满意,拍出跟导演仿佛心有灵犀似的片段。

比如现在,他就知道梁平想要个什么样的画面。

在小狗没入镜前,他的眼神就动起来了。他的人站得笔直、僵硬,可他的眼神看向了镜头外的小狗,就像牵着观众的视线也去看镜头外,有什么好玩的东西?它要过来了。

梁平指示:“3号机,拍特写,陆哥的眼睛。”

摄像机推近,摄像师也站到了镜头里。

但陆北旌没停,他仍然用眼神去描绘那个好玩的东西,描绘给观众看,他的眼神一时向左,一时又向右,一时在脚下打转。

副导这会儿不去看别的镜,只看3号机的镜头画面,他就看出来了:这是一条小狗。

副导看多少遍都打心眼里佩服。

这才叫眼睛都会演戏。

3号机拍够特写退出去了。

梁平:“1号机,拍狗,特写。”

一个摄像师扛着机器往地上趴,小狗好奇啊,左转右转的就向他来了。

梁平:“你往后退退。”

摄像师就在地上爬着往后退,小狗跳着吓跑了,一会儿又回来了。

梁平:“你动一动,别在一个地方待,绕着陆哥,让他的腿入镜。”

摄像师辛苦的开始单臂扛机器在地上爬给狗追,爬累了就轻轻的趴下来,把陆北旌的两条腿收入镜,当然,主角仍然是狗,陆北旌的两条腿就是个配角。

摄像师爬了半小时,梁平才说结束。

梁平问副导:“全景够不够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