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6节(1 / 3)

加入书签

“我愿再加些许价钱。”赵四郎咬牙道。

韩彻并未回答,反而突然问道:“赵四郎,你可愿在我安南开设铺面?县城如今还有不少位置不错的铺面空置。”

“这……”赵四郎一脸为难。

“铺面可供你选择,我还可予你五年免租。”韩彻笑道:“往后你便不需再这般急切奔波赶来,可让人帮你先行收购。如此,便是今年耽误些许,来年也可补上。”

如这些外来商户,以前是几乎从不在安南开设铺面的。毕竟安南这地方过于偏僻贫穷,每年只有初冬后这短短时日,才得几分热闹。

在这开设铺面,还需得安排人管理,耗时耗力耗银钱,实在过于不划算。

所以韩彻即便给予免租五年等各种优惠,又列举众多安南特产,可实际上对赵四郎的吸引力还是不大。

“哦,对了,我有一事忘记告知。”韩彻笑眯眯的看向赵四郎,言道:“今年裕州上贡,藕粉便在其中。”

裕州便是管辖安南的府州。

安南被选入上贡的物品,一共是两样。

其一为两季稻。

朱家冲的早稻当时确实都赠予了贺冲,可别忘了,如郭六郎等少数乡民等家中,所栽种早稻还在。

韩彻从郭六郎等乡民栽种的早稻中挑选出精品,与晚稻精品一起,前些时日便已经送至府州。

其二便是这藕粉。

唐刺史之所以愿意把新品藕粉加入贡品,除了藕粉确实新鲜不错外,也更因韩彻将两季稻的具体栽种技术交出。

话虽未明说,可彼此心里都清楚,韩彻是将两季稻的栽种功劳全权赠予了府州。

唐刺史得了这巨大好处,便也对韩彻投桃报李。

至于韩彻自己为什么不要这份大功劳,实在是他才遭贬谪,又得圣上那般厌恶。便是此时将他报上去,只怕圣上也未必会多高兴。

毕竟他前脚才下令贬谪,后脚韩彻就在地方做出有利民生的大功绩。这岂非是要说,太子当初才是对的,反而是他这个圣上有眼无珠,不识良臣?

既如此,韩彻还不如老老实实先在这安南待着,做他的小小县令。

“藕粉被上贡了?”赵四郎心变得火热起来。

那可是贡品啊!

一旦藕粉真成为今年新献上的贡品,身价何止暴涨,那得叫一个翻天覆地!

“当然。”韩彻还道:“我还愿再赠送昨日餐桌上的那些菜肴方子。”

“加上方子?”赵四郎动心了。

韩彻笑道:“对,藕粉仍按之前所说的价钱售卖。菜肴方子白送你,用以换取此次耕牛交换与我些,可好?”

赠礼

赵四郎这次原是带足了耕牛而来,可架不住被藕粉吸引,最后只得拿出三十头与韩彻做了交易。剩余的耕牛,他还是要拿去交易沉水香的,总不能空手而归。

在进行交易之前,韩彻还又去请了县城老大夫过来,让赵四郎好生了解了一番,藕粉的食疗效果。

赵四郎方才知晓,之前说书先生所讲并无夸大,这藕粉是极适合老人,婴孩,病者的滋补品,完全当得上一句“服食轻身益年”。(1)

“大人,剩余藕粉全卖与我,价钱我可再加一倍。”赵四郎不死心道。

“今年我只要耕牛。”韩彻很干脆的摇头。

虽被拒绝,赵四郎眼睛却一亮。他早知晓韩彻这次是为着要给农户们发放耕牛,才这般坚持交易。但等到明年,岂不是就能以银钱做交易了?

他心里这般想,也直接这般问了出来。

“明年应是可以。”韩彻笑着回答。

虽说在赵四郎这里只交易到三十头耕牛,但因沉水香而来安南的,也不止他这一支商队。然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韩彻先后又用同样的方法,与不少商队们都分别交换到了些耕牛。

另一边,安南县的商户们听说有商队到来,一个个的翘首以盼,彼此间又互相警惕。结果没想到同行还没出手,韩彻先一步截胡。

但事实上,耕牛虽被韩彻截胡去了不少,却也并未影响他们的生意。要知道韩彻出手狠归狠,可商户们的日子反而比郭杨二人在时更好过。

其根本原因,在于韩彻不贪。

韩彻这里不接受任何孝敬,上行下效,衙门里其他的人也不敢去伸手。更别说之前大抄家那一出,被韩彻的雷厉手段吓坏的可不止是他们商家,更是衙门里的人。

商户也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,之前孝敬给郭杨等衙门里的银钱,他们就必定会从买卖上找补回来。

如今省了这份对官府的孝敬,买卖里的利润空间变大,也可退让的余地自然变多。

先前大清理时韩彻还清除掉了不少商户,这便使得剩余的这些商户也少了好些同行竞争。于是最后这般算下来,不管是香农,还是商户,入账的银钱竟还比往年多。

一转眼,年底将至,商队们也开始准备返回。

在赵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